盛夏时节,走进镇康县凤尾镇小水井村,连片的三七种植基地里,千万株三七苗在遮阳网下舒展枝叶,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产业新图景。这片占地260亩的种植基地,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。
三七作为名贵中药材,对生长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种植基地创新采用“三合一”管护模式:立体遮阳网精确调控光照强度,高垄栽培配合暗沟排水体系有效防涝,垄面覆盖的松针层既保温保湿又抑制杂草。
“我们村以前产业基础薄弱,乡亲们主要靠传统作物增收。经考察本地气候土壤适宜三七生长,且市场需求稳定,便选定其为主导产业。目前种植规模达260亩,预计年产量400余吨,可增收1600万元。”天然村长张建参说。
“自从村里面来开发种三七,我们在家门前后就可以赚钱,还能照顾家里面的老人小孩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,越来越好了。”村民朱仙燕开心地说。
镇康县注重规模与质量提升,推动三七种植,通过合作引入技术优化种植,拓展销售渠道保障市场转化。随着1200万株三七进入生长关键期,凤尾镇中药材产业前景向好,有望成为重要种植基地,为农户增收、产业升级及乡村振兴注入动力。
云南网记者赵芸瑞通讯员段子善何元飞李昌燕罗子洪
来源:云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