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时节,郧西县安家乡卸甲坡村的林地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:五味子藤蔓攀爬,连翘果实累累。这个曾经为产业进步发愁的小山村,如今通过创新“林药共生”种植模式,建成了1500多亩中药材基地,带动村民实现户均年增收超万元。
图为五味子丰收。
“早些年试过种果树、搞养殖,折腾来折腾去都没成气候。”卸甲坡村党支部书记杨汉书望着满山的药材感慨道。经过多年摸索,村民们发现当地独特的沙壤土和山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,特别适合五味子、连翘等中药材生长。
2019年,村里先试种了50亩五味子,意外发现林地的天然遮阴环境恰好满足药材喜阴的生长特性。村民们搭起一人多高的支架让五味子藤蔓攀爬,在树木间隙栽种连翘,逐渐形成“上层林木、下层药材”的生态套种模式——树木汲取深层土壤养分,药材利用浅层肥力,落叶腐熟后还能化作天然有机肥,形成循环互补的生态体系。
图为种植户采摘五味子。
“以前自己摸索着种五味子,不仅挂果少,质量也上不去。现在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定期来指导,从搭架角度、剪枝时机到疏果密度,手把手教技术,亩产比以前翻了一倍多!”种植户张海娣指着一串串饱满的五味子喜上眉梢。村里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统一以低于市场价20%的价格供应优质种苗,从选种育苗到病虫害绿色防治全程提供技术支持,让村民种得放心。
“家里5亩地全都种了药材,一年下来能多赚一万多块!”正在院坝里晾晒连翘的李大姐麻利地翻动着金黄的果实,给记者算起增收账,“合作社还帮我们对接收购商,采收下来直接就能卖,根本不用愁销路。”
如今的卸甲坡村,1300亩连翘、100亩五味子、100亩蓖麻在山林间错落生长。这片曾经闲置的林地,不仅孕育出“林药共生”的生态财富,更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,走出了一条生态美、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。(记者周珍特约记者孟莹通讯员任立柱)
来源:十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