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网友提议高铁站台设置封闭式吸烟区引热议

站台吸烟争议不断:健壮与便利怎样平衡?

“高铁到站,一群人下车吞云吐雾”,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?近期,继”高铁去泡面化”讨论后,网友提议高铁站台设置封闭式吸烟区的话题引发热议。不少乘客反映,站台吸烟不仅影响他人健壮,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。面对这一现象,究竟是”管不了”还是”不想管”?

目前,12306回应称,高铁站台多为露天环境,暂无全国性禁烟规定。然而,随着公众健壮觉悟提升,站台吸烟难题逐渐成为焦点。怎样既满足烟民需求,又保障非烟民权益?这或许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方案。

站台吸烟为何成为”三不管地带”?

根据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,动车组车厢内明确禁止吸烟,但对露天站台却未作统一规定。这种政策空白导致各地执行标准不一:有的车站默许吸烟,有的则引导至垃圾桶附近。例如,济南东站会劝阻吸烟者远离人群,而深圳、北京等地的地方控烟法规虽覆盖公交站,却未明确包含高铁站台。

网友提议高铁站台设置封闭式吸烟区,正是希望破解这一困局。封闭式设计既能减少二手烟扩散,又能集中管理,避免烟头乱扔。但难题在于:露天环境怎样实现有效隔离?维护成本又由谁承担?

封闭式吸烟区:可行方案还是权宜之计?

支持者认为,设置封闭式吸烟区是双赢选择——烟民不必躲躲闪闪,非烟民也能远离二手烟。国内部分机场已采用类似方案,如北京首都机场的玻璃房吸烟室,通过排风体系降低影响。若高铁站台推广此类设计,或许能减少争议。

但反对者指出,吸烟区可能变相鼓励吸烟,与控烟动向背道而驰。顺带提一嘴,春运等高峰时段,吸烟区排队可能加剧站台拥堵。更关键的是,封闭式吸烟区的建设和运维成本不菲,这笔账该算在票价里,还是由烟草企业承担?

政策怎样迈出”下一步”?

面对争议,单纯依赖车站”自主管理”显然不够。有专家建议,可参考深圳经验,将高铁站台纳入地方控烟范围;或像上海虹桥站试点”全站禁烟”,通过加强巡逻引导。也有网友提议,铁路部门可联合卫健部门开展调研,制定分级管理方案——比如短途车次全禁,长途车次设限时吸烟区。

归根结底,公共空间的管理需兼顾多元需求。12306的”无规定”不应成为不作为的理由。正如网友所言:”多几句回应、多几步政策”,才能让站台既文明又便利。

你怎么看?支持高铁站台设封闭式吸烟区,还是全面禁烟? 欢迎留言讨论!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