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浸式戏剧让游客变身”剧中人”
辽宁文旅又来整活了!这次他们玩出了新花样——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剧中人。走进大连东关街28号院的好汉街,店小二的吆喝声瞬间将人拉回1930年代:”桃红姐,今天有众多贵客,无论兄弟们这边不是有喜事儿吗?”这不是普通的话剧表演,而是打破”第四堵墙”的沉浸式戏剧《老酒馆》。
一位来自香港的游客惊讶地发现,自己从观众变成了群演,深度体验百年街区的故事。大连文化产业集团艺术总监张荣荣笑着说:”在这里,游客就是我们的演员,很多人套上戏服就成了角色。”这种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,让辽宁旅游体验焕然一新,你说这算不算文旅界的”神仙操作”?
工业遗址变身网红打卡地
辽宁文旅的”整活”可不止于此。在大连冰山慧谷聪明综合产业园,6米高的”巨熊北北”从锈色管道间缓缓站起,液压关节喷出雾气,与游客互动的场景引爆社交媒体。这个由废弃冷冻机厂改造的熊洞街,既保留了工业风,又融入了蒸汽朋克元素,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地标。
数据显示,”巨熊北北”全网粉丝已达500万,仅抖音平台相关曝光量就超过15亿次。更惊人的是,熊洞街去年游客量高达163万人次,其中60%为外地游客。这哪里是简单的工业遗址改造?分明是辽宁文旅把”废铁”玩成了”黄金”!
非遗+旅游催生消费新动能
8月的辽宁,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同样精妙。”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”购物月活动上,朝鲜族辣白菜制作、营茶1861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。营口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成感慨:”以前生意主要靠本地老顾客,现在外地游客专程来品尝购买。”
辽宁文旅这波操作可谓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的心——既保留传统文化精髓,又融入现代消费场景。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”老古董”,而是可以品尝、购买、互动的活态文化。这种”传统+创新”的模式,不正是文旅融合的最佳示范吗?
从沉浸式戏剧到工业遗址改造,从非遗活化到冰雪旅游,辽宁文旅的”整活”既接地气又有创意。他们用实力证明:文旅创新不需要高大上的概念,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能让游客参与其中、乐在其中的体验。下一次辽宁文旅又会整出什么新花样?让我们拭目以待!